通信人家園

 找回密碼
 注冊

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短信驗證,便捷登錄

搜索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發表于 2016-8-18 09:43:38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1.為什么開樓:
5G進入技術討論也有大概兩年多的時間了,現在到了真刀實槍的標準化階段。但是現在所有的科普討論還基本是在PR(Public Relation)階段,都是三分講需求,三分highlevel講技術,三分宣傳公司的角度。對科普實際沒什么幫助。作為過來人,樓主許下大愿,要為5G科普做一些工作,多講干貨。

2.樓主為什么可以講?
鑒于樓主還有正式工作,就不說名字了。樓主的工作領域就是標準領域,上研究生的時候業界正在研究3G部署,工作后正好趕上LTE標準,現在又在從事5G的標準工作。應該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。

3.到底要講啥:
按樓主的想法,現在目標是分項目講講關鍵技術。未來可能會有所擴展,待定吧。

4.課題的順序
由于是邊想邊寫,順序可能比較亂。盡量按照固定的維度去組織內容,但也不能排除多個維度組織材料,出現重復的情況。大家多包涵。



【更新】
1. 到底是什么是5G     2016.8.18   10:23
2. 自包含幀結構         
2-1. 自包含(Self-contained)幀結構 - 1   2016.8.18   23:07
2-2. 自包含子幀 - 2     2016.8.19   23:10
2-3. 自包含子幀 - 3      2016.8.20   17:35
3.多址
3-1 多址 - 引子        2016.8.26   16:14
3-2 多址 - 2             2016.9.6     22:04
3-3 多址 - 3             2016.9.10   22:46
3-4 多址 - 4             2016.9.11   9:58
3-5 多址 - SCMA      2016.11.24   22:16
3-6 多址 - Release 15立項了      2017.6.12   22:59
3-7 多址 時間不太夠了     2017.10.9   23:26

4.毫米波
4-0 毫米波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16.9.17  20:20
4-1 毫米波關鍵技術          2016.9.25  19:37
4-2 毫米波的其他應用       2016.9.25  20:35        
4-3 毫米波信道測量與建模    2016.9.28  9:33

5.低時延高可靠技術
5-0 低時延高可靠技術       2016.10.11 19:30
5-1 資源分配 - 預留還是共享     2016.10.22 13:59

6 .話音方案
6-0 話音方案        2017.11.3 23:00
6.1 - 國內運營商的話音方案        2018.1.11 11:32

7 .multi-band operation
7-0 multi-band operation - SUL+CA        2018.1.11 17:37
7-1 SUL        2018.1.11 18:26



純原創、講技術。如果覺得好,請關注一下,謝謝!





















補充內容 (2017-11-5 09:54):
不會做電梯了:(

補充內容 (2017-11-5 09:54):
新增加內容 - 5G 話音方案

已有 12 人評分經驗 家園分 收起 理由
eeeagle + 1 神馬都是浮云
jianongpao + 2
gaofeng1982 + 2
wsz791207 + 1
popshi + 1

總評分: 經驗 + 40  家園分 + 52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2#
發表于 2016-8-18 09:44:37 |只看該作者
本帖最后由 bluie 于 2016-9-18 19:36 編輯

多謝版主幫忙做了電梯,這個樓就預留著吧。

也許有一天會想到寫一段“寫在開始的話”。

樓主工作有點忙,更新沒那么快,只能爭取每周都有更新,各位多包涵。


點評

weixiao1783  樓主是剃刀?  發表于 2016-9-20 09:59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3#
發表于 2016-8-18 10:23:16 |只看該作者
1. 到底啥是5G

5G是正經5G,可惜被玩兒壞了,F在到處都說是5G技術,例如全雙工,已經明確的被排除出5G的備選技術。還有一些技術(重災區是多址)注定會被大量淘汰,據說現在在提案中出現八種多址技術,樓主估計NR最終最多接受三種:eMBB兩種(DL、UL),IoT接受一種(UL)。其他還有一些其他備選技術也有點懸,例如編碼。

5G的正式定義來自于ITU。ITU的技術報告給出明確的三個場景、需求(KPI)、時間表(標準制定、提交、驗證)。

任何的標準組織(包括3GPP、IEEE、甚至CCSA)都可以按照要求的時間(2020年Q3)提交完整的解決方案,通過ITU指定的第三方機構驗證后,能夠滿足ITU需求的的方案就被認定為5G標準。

在3G階段,通過驗證,滿足需求的標準有幾個(CDMA 2000,WCDMA,TD-SCDMA,WiMAX),所以被稱為IMT-2000 family。

到了4G(IMT-Advanced),雖然3GPP2和IEEE都有各自的計劃,但是因為缺乏運營商支持,最終都沒得到實行。實際的4G標準只有來自3GPP的LTE-Advanced (Release 10 and forward)。

5G的正式名字是IMT-2020,值得一提的是,這個名字最早是國內提出的。CAICT(信通院)領導的5G推進組英明的首創了IMT-2020這個名字(據說還注冊了商標),最終被ITU采納。

2015年6月,ITU定義了IMT-2020的需求,目前已經進入評估準備階段。在ITU-R WP5D工作組下設立了評估工作組,正在制定評估方法和報告模板。再次值得一提的是,評估組的co-chair是中國代表彭瑩。

ITU制定了計劃、需求,5G還是需要具體的標準組織(SDO)落地的。目前,只有3GPP公布了完整的5G標準制定計劃。計劃在2019年完成全部標準,滿足ITU的3個場景(eMBB、Massive IoT和URLLC)的全部KPI。其他標準組織里,IEEE近期也提出了5G計劃(兩種方案):采用雙連接(或多連接)的方式接入3GPP 5G NR空口和提供融合了IEEE802.1多種接入方式(11ax、11ay等)的獨立接入網。

對應于LTE,3GPP的5G空口技術被稱為New Radio(NR)。如果沒有意外,未來的5G空口技術將被稱為5G NR。

點評

solorflower  學習中,感謝講解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8-7-9 10:33
gaofeng1982  關于什么是5G。樓主說的清晰,干脆!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7-2-10 20:21
默一航  老師最近還布置作業,LTE-A的系統架構,以及關鍵技術~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12-4 21:39
felixarwin  many thanks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10-26 16:57
toshine  5G的三個場景到底是什么?我看網上說是:增強移動寬帶(eMBB)、海量機器類通信(mMTC)、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(URLLC)。而樓主的第二項變成了Massive IoT。感覺Massive IoT比mMTC更為廣泛,但是3GPP的正式說法到底是哪個呢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9-20 09:01
ostinwd  受教了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9-19 08:38
wyan_2005  辛苦了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25 18:49
已有 1 人評分經驗 家園分 收起 理由
家園副管03 + 50 + 50 感謝更新

總評分: 經驗 + 50  家園分 + 50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二級通信軍士

注冊:2006-12-7
4#
發表于 2016-8-18 10:29:50 |只看該作者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下士

注冊:2006-2-15
5#
發表于 2016-8-18 11:03:08 |只看該作者
公眾號圖片顯示不正常,公眾號具體是什么?

點評

bluie  5GNR,謝謝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18 11:21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6#
發表于 2016-8-18 11:21:48 |只看該作者
polarisdll 發表于 2016-8-18 11:03
公眾號圖片顯示不正常,公眾號具體是什么?

5GNR,謝謝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下士

注冊:2006-2-15
7#
發表于 2016-8-18 11:55:08 |只看該作者
O了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新兵

注冊:2013-10-51
8#
發表于 2016-8-18 14:02:18 |只看該作者
中國在5G上都成領頭羊啦

點評

bluie  5G技術研發需要大量的投資,這件事上面中國應該超過了歐洲,美國就更不知道被落哪了。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18 14:05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9#
發表于 2016-8-18 14:05:51 |只看該作者
siikee 發表于 2016-8-18 14:02
中國在5G上都成領頭羊啦

5G技術研發需要大量的投資,這件事上面中國應該超過了歐洲,美國就更不知道被落哪了。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上尉

注冊:2004-3-223
10#
發表于 2016-8-18 14:13:36 |只看該作者
好樣的,謝  謝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11#
發表于 2016-8-18 23:07:11 |只看該作者
本帖最后由 bluie 于 2016-8-19 23:05 編輯

2 - 1. 自包含(Self-contained)幀結構 - 1


想來想去,還是先寫幀結構吧,畢竟這個對中國標準界和我都有特殊的含義。

不得不從LTE TDD的幀結構說起。

LTE項目在3GPP啟動之后,國內也開始了研究工作。主要思路之一就是延續TD-SCDMA的思路,設計LTE TDD方式的技術方案。由于LTE TDD比較拗口,同時也為了和TD-S統一,改稱為TD-LTE。開始老外不太明白TD-LTE是啥,后來慢慢也就認可了,現在還有一個全球性的TD-LTE推進論壇,就叫Global TD-LTE Initiatives,簡稱GTI。

當時的設計思路是與TD-S共享頻譜,需要考慮鄰頻共存。由于TDD最大的干擾是交叉干擾(干擾源BS發送干擾受害BS接收),所以鄰頻共存就得到了一個必然的結果:TD-L的幀結構必須與TD-S完全一致 - 即0.625ms的子幀。這個設計在3GPP研究報告存在了很長時間,直到歐洲公司為了保證LTE FDD和TD-LTE設計的最大一致性,強行revise結論。TD-L的子幀被設計為和LTE FDD一致的1ms,相應的符號長度和CP長度也用了完全一樣的設計。期間還有個小插曲,國內的某些領導不太滿意TD-L幀結構被稱為Alternative Frame structure,認為Alternative顯得TD-L和LTE FDD似乎不對等,要求3GPP改為type 2 Frame Structure.

年紀大了,不能熬夜了,明天再寫5G的幀結構設計

點評

supermanguan  領導很愛國,這是對的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24 15:24
已有 1 人評分經驗 家園分 收起 理由
家園副管03 + 30 + 30 感謝更新

總評分: 經驗 + 30  家園分 + 30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上等兵

注冊:2009-3-23
12#
發表于 2016-8-19 07:46:10 |只看該作者
好東東大家分享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二級通信軍士

注冊:2008-5-9
13#
發表于 2016-8-19 10:26:59 |只看該作者
為哈后來 TD-LTE用 1ms子幀還是能在現網中和 TD-S 共存呢,莫非所使用的頻譜頻段又重新分配了?

點評

bluie  重新算了一下,在犧牲幾個符號后可以湊的上。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19 10:51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14#
發表于 2016-8-19 10:51:32 |只看該作者
laicai2003 發表于 2016-8-19 10:26
為哈后來 TD-LTE用 1ms子幀還是能在現網中和 TD-S 共存呢,莫非所使用的頻譜頻段又重新分配了?

重新算了一下,在犧牲幾個符號后可以湊的上。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15#
發表于 2016-8-19 23:10:43 |只看該作者
本帖最后由 bluie 于 2016-8-19 23:14 編輯

2-2. 自包含子幀 - 2

在3G、4G時代,TDD系統雖然是主流標準之一,但由于TDD頻段偏高,網絡覆蓋較差、運營商投資高,除了中國的特殊國情以外,其他地區主流運營商采用TDD系統獨立組網、運營的并不多。

話說到了5G時代,情況不太一樣了。首先是新的FDD頻率實在太難找了,唯一的可能就是二次數字紅利(DD,Digital Dividend)廣播業務退出的頻段(600MHz),但這個頻段涉及到廣電清頻這種多個行業協調問題,推動緩慢,目前只有美國進入了拍賣階段。其次,1.8GHz – 2.6GHz之間這段頻率基本都處于3G或4G的現網運營狀態,何時重耕需要看政府的策略和運營商的商業計劃。但是5G需要的頻率量之大前所未遇,DD和重耕都不能解決實質問題,更多新頻率只能在3.5GHz以上發揮了。從3.5GHz到70GHz,幾乎所有的IMT備選頻率都是TDD劃分。

總結成一句話:5G時代真的要看TDD了。

吸取4G時代TD-LTE的設計經驗,結合被廣泛看好的Massive MIMO技術,5G時代TDD系統設計主要有兩個目標:
1. 更快的系統反饋:為了提供更低的端到端傳輸時延,5G系統需要更低的RTT (消息往返時間,Round Trip Time)。在TD-LTE幀結構的七種配置中,最快的反饋大約是1ms;如果不幸的配置成了8:1的配置,最慢的系統反饋將是9ms。
2. 更快的信道測量:MIMO在TDD頻段使用最大的優點是利用信道互易性,通過測量上行導頻獲得下行信道部分信息(波束方向)?紤]到毫米波頻段的信道快速變化,5G的 TDD系統需要提供更多的上行導頻發送時機。

從快速反饋的需求出發,最直接的設計就是同一個子幀里同時包含DL、UL和GP。下圖是RAN1 #85會議提案中的示意圖。

self-contained.JPG

圖(a)是自包含子幀,具備三個特點 :
•        同一子幀內包含DL、UL和GP
•        同一子幀內包含對DL數據和相應的HARQ反饋
•        同一子幀內傳輸UL的調度信息和對應的數據信息

考慮到自包含子幀對硬件處理能力的要求很高,低端手機可能不具備相應的硬件能力,提案中也包含了圖(b)中的較低要求方案。這種方案中HARQ反饋和調度都有更多的時間余量,對終端硬件的處理能力要求較低。而且,自包含子幀很容易通過信令指示終端支持這種配置。

在Verizon的V5G方案中關注到了MIMO信道測量這個問題。通過在同一個子幀內同時包含DL、UL和GP,利用UL發送RS進行信道測量。但是V5G對HARQ反饋時延要求不高,不必在同一子幀內反饋。

TD-LTE幀結構設計主要考慮了兩個問題:當相鄰小區UL/DL不能對齊時相鄰小區的交叉干擾和GP對于小區覆蓋的影響。相比于傳統TDD幀結構設計,自包含子幀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,但它是否會面臨TD-LTE設計時同樣的挑戰呢?
•        首先是相鄰小區的交叉干擾。如果相鄰小區采用不能完全對齊的UL/DL配置,會有一個時間片段存在交叉部分。自包含子幀在設計時考慮了一些措施:首先將DL控制部分完全對齊,避免最重要的控制部分受到干擾;其次在數據部分通過糾錯編碼、HARQ等技術對抗干擾帶來的影響。
•        其次是較小的GP限制了小區覆蓋范圍。小區的覆蓋范圍取決于GP的大小,即小區半徑R=C(電磁波速度,即光速)* GP/2。但高頻率無線電波在空氣中傳播損耗大,本身覆蓋范圍有限,相應的GP長度很小。也就是說,這個問題在載頻變高后就不再是主要矛盾了。

在5月的南京RAN1會議,自包含子幀的基本設計在E、Q、Z、D幾家公司共同的推動下獲得了通過?梢灶A測,自包含子幀對5G物理層的設計會起到支柱性作用,3GPP將以此為基礎,結合sub-carrier spacing等參數,盡快完成幀結構設計。

self-contained2.JPG

點評

許愿樹下的風  的確要點看不懂了,好好學習揣摩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21-2-18 15:57
chennn4423  自包含子幀,平時是宏觀設計,對于原理接觸比較少,希望這次跟著學習下,一個系統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9-7-19 16:38
guopeng0000  看不懂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9-20 22:14
已有 1 人評分經驗 家園分 收起 理由
家園副管03 + 30 + 30 感謝更新

總評分: 經驗 + 30  家園分 + 30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16#
發表于 2016-8-20 17:35:42 |只看該作者
本帖最后由 bluie 于 2016-8-20 17:39 編輯

2-3. 自包含子幀 - 3

直面自包含子幀時延挑戰 – Scaled Symbol Control Design

ITU的IMT-2020.VISION對5G(IMT-2020)空中信號傳輸時延提出了1ms要求:
“IMT-2020 would be able to provide 1 ms over-the-air latency, capable of supporting services with very low latency requirements.”

自包含子幀的設計目標之一就是在同一子幀內通過反饋UL ACK,保證低時延?墒,問題來了,手機是否真的能那么快的處理信號、并生成反饋呢?

20160814 - 0.JPG

自包含子幀示意圖(DL Centric)

在示意圖中,為了通過快速反饋降低時延,UE會在同一個子幀內的UL符號傳輸針對DL數據的ACK。假設DL數據占用T0 -> T1的全部符號(藍色),一個能夠充分利用流水處理接收信號的UE會在接收到每一個DL符號之后,馬上開始開始解調,解碼等處理(充分流水處理也即是自包含子幀的設計理念之一)。UE將在T1 + TLatency (BS到UE的空口傳輸時延)時刻接收全部DL數據,在這之后大致還需要一個符號的時間來處理最后一個DL符號的數據。

為了保證小區內各個UE信號同時到達BS,UE需要在T2 - TLatency時刻發送UL ACK。也就是說,留給UE處理數據的時間大約是T2 – T1 – 2×TLatency。為保證UE有足夠的處理時間,似乎必須得在幀結構里預留一個額外的符號作為數據處理時間。

舉個例子:假設UE處理DL數據的時間TD較大(即TD > T2 – T1 – 2× TLatency),在幀結構設計時需要預留灰色部分來保證UE有足夠的時間處理DL數據,即T22 – T1 – TLatency ≥ TD。假設小區半徑1公里,空口往返延時大約6us,數據處理時間大致為一個符號35us,數據處理時間遠遠大于空口往返延時。

20160814 - 1.jpg

很自然的想到,難道大部分灰色部分只能空著嗎?能不能傳點有用的數據呢?能想到這個,就必須給你點贊了。

仔細分析控制信道設計會發現,控制信道總可以歸納為兩部分,一部分沒有數據依賴性,另一部分則具有數據依賴性。UE可以在這個灰色時間區間發送與DL數據接收無關的信息,例如導頻。把UL ACK分成兩個較短的符號傳輸。第一個符號傳輸與DL數據接收無關的導頻可以在數據處理的同時發送,第二個符號傳輸ACK在數據處理完成后再發送。這時,只要保證縮短符號(Scaled Symbol)的長度小于TD就可以了,既給UE留了足夠的時間接收DL數據、生成ACK,又充分利用了時間資源。不僅如此,Ack到下一個子幀之間又留出了時間,這樣不僅自包含同幀Ack實現了,子幀間無間斷的HARQ處理也成為了可能!

20160814 - 2.jpg

再看復雜度,縮短符號相應的FFT  size 變小了,也更便于基站接收UL  ACK的流水作業(即在原本只收到半個符號的時間點就可以開始處理導頻信號了),總的復雜度不增反降,真可謂兩全其美。

那么,這樣做有什么代價嗎?會不會影響UL傳輸性能呢?

假設縮短符號是按比例縮短,即CP也縮短一半,這時對抗(多徑造成的)時延擴展能力會相應下降。對于UL控制信道(導頻和ACK),這個影響有多大呢?

30KHz符號和60KHz符號的設計參數
20160814 - 4.JPG

下圖是信道時延擴展為300ns時的Geometry分布?梢钥吹剑涸贕eometry較大的區域(大于22dB),Scaled CP性能開始下降。但是,采用UL縮短符號傳輸控制信道需要傳輸的僅僅是1個比特,碼率非常低,Geometry工作點遠遠低于22dB。因此,縮短符號對控制信道的影響可以基本忽略。

點評

釋然。。。  謝謝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7-11-17 10:07
zhouhanzhi  有個疑問,dl的數據按照符號流水處理是只需要T1+TLatency+約一個符號的處理時間,但這應該只局限在接收數據符號域的處理,接下來還需要對整個dl的比特域處理,包括可能會涉及到1-4個Turbo譯碼的處理(lte),這個開銷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7-7-28 10:00
wyan_2005  開始有點迷糊了,5G好像真的有很大變化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25 19:10
renxiaowei  樓主好文章,好總結。 先前看過這部分內容,很多點自己琢磨半天都無法理解。 期待樓主后續輸出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24 23:48
已有 1 人評分經驗 家園分 收起 理由
家園副管03 + 30 + 30 感謝更新

總評分: 經驗 + 30  家園分 + 30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校

注冊:2012-2-252
17#
發表于 2016-8-22 14:15:45 |只看該作者
self-contained subframe的設計還有一些細節,例如對UL centric的設計,和對URLLC的設計。但原理都類似,暫時都不講了。

看來周末更新真心不行,大家都出去玩兒了。

點評

taojian723  感謝樓主真是驚喜,占個位置,追更! 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-8-22 15:56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中士

注冊:2014-9-52
18#
發表于 2016-8-22 14:21:08 |只看該作者
好,謝謝樓主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少將

注冊:2012-10-23179
19#
發表于 2016-8-22 15:56:43 |只看該作者
bluie 發表于 2016-8-22 14:15
self-contained subframe的設計還有一些細節,例如對UL centric的設計,和對URLLC的設計。但原理都類似,暫 ...

感謝樓主真是驚喜,占個位置,追更!

舉報本樓

軍銜等級:

  一級通信軍士

注冊:2008-9-102
20#
發表于 2016-8-22 17:22:30 |只看該作者
這得占個位置慢慢看,謝謝樓主

舉報本樓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 |

Archiver|手機版|C114 ( 滬ICP備12002291號-1 )|聯系我們 |網站地圖  

GMT+8, 2023-11-29 08:07 , Processed in 0.255635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.

Copyright © 1999-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

Discuz Licensed

回頂部
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,女高中生高潮娇喘流水视频,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