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數字化轉型的浪潮給通信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。展望2023年,RedCap、傳輸網、核心網、算力網絡、人工智能、數據安全、6G、專網通信、車聯網九大信息通信技術值得業界關注。
RedCap:“首秀”表現關乎未來發展
去年,3GPP R17凍結。一般來說,標準凍結后一年,產業將逐漸開始應用。在R17中,主要應用于中速和中高速物聯網場景的RedCap是焦點之一。它對目前的物聯網產業格局可能帶來改變。
物聯網市場對成本的敏感度很高,一項標準的成功與否,并不完全取決于技術是否具有先進性,還要看產業鏈的支持程度以及是否精準覆蓋了用戶痛點。RedCap作為輕量級5G,用于滿足中速和中高速的物聯網需求場景,將在未來公共移動通信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。在短時間內,這個技術并不會迅速普及,但是,它在今年的“首秀”表現將影響后續的發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無源物聯網去年也逐漸“火”起來,后續發展值得關注。
傳輸網:數據中心通信網絡潛力巨大
傳輸網領域有兩個關注點:運營商傳輸網絡和數據中心網絡。
運營商在建設5G網絡和千兆家庭(城市)時,針對骨干傳輸網進行了大量投資。目前,運營商骨干網的規模非常龐大,支撐了移動通信和固網光纖通信的流量。在骨干網的建設上,運營商瞄準建設精品網絡的目標,為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。
在5G承載網方面,三大運營商都希望獲得產業鏈的支持。目前,前傳方面的解決方案已經基本成熟,半有源以其在成本和性能上的平衡獲得了運營商的青睞。
IPv6(SRv6)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和廠商的呼吁下將會有較大的進展。作為第三代IP網絡,它們必須顛覆傳統IPv4網絡,帶給互聯網革命性的提升。
在光通信方面,G.654.E光纖得到了產業界和運營商的認可,加速應用是必然。對運營商而言,推動全光網建設已經進入新的階段,OTN在城域網普及也是趨勢。在技術體系上,400G的加速普及,將是今年骨干網升級的一個主要工作。高速率光模塊的價格仍然居高不下,將對普及速度帶來一定影響。
近年來,受數字化轉型的影響,企業上云趨勢明顯,各項業務對算力的需求激增。加上“東數西算”工程的推動,數據中心(IDC)的增長進入了一個爆發期。
這一變化,給光通信發展帶來巨大機遇。數據中心內部網絡以及數據中心之間的通信網絡(DCI)市場規模大,是不容錯過的“蛋糕”。
CPO/NPO等新型數據中心交換機技術,有望在未來加速落地應用。這些技術將顯著降低設備功耗,服務于通信網絡的“雙碳”目標。數據中心的節能減排,蘊藏可觀的市場潛力,同樣值得關注。
核心網:5G消息發展還需靜待花開
2023年,隨著運營商物聯網的建設加快,物聯網專用的虛擬化核心網建設將繼續推進,“人聯網”和物聯網仍被分開管理和維護。核心網在開通和維護難度方面,仍然存在改進的空間。5G虛擬化核心網距離完全解耦的理想狀態,還有一定距離,有待進一步完善。
在業務方面,去年運營商和設備商一直力推5G消息,但市場反響不大。用戶習慣了微信類應用的生態,加上手機終端廠商似乎沒有太大熱情,5G消息還需要時間慢慢發展。
算力網絡:算力結算方式有待突破
算力網絡是去年信息通信行業一大熱點。云網融合是必然趨勢,算力網絡是云網融合的階段性產物。ICT向用戶提供服務能力,歸根到底來源于算力。網絡需要服務這一目標,讓用戶更方便、更有效、更低成本地獲得算力。
運營商手握算力和網絡,做算力網絡有先天的優勢,如果在算力結算和交易等方面有所突破,很可能會加速算力網絡的落地。
人工智能:通信網絡AI化是大勢所趨
AI(人工智能)與傳統通信網絡的結合是目前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。過去幾年,多家設備制造企業和運營商都展示了自己在這個領域的進展:無線算法提升、網絡優化、網絡運維、設備關斷節能等。展示成果誘人,但何時能商用仍是未知數。
眾所周知,數據是AI三大要素之一,有了數據才能做出更好的算法。因為手握數據,運營商將通信網絡AI化具備天然優勢。
數據安全:用戶數據泄露事件警鐘長鳴
去年,全球范圍內發生了多次公共用戶數據泄露事件,為行業敲響警鐘。這幾年,我國對數據安全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。雖然鼓勵發展機器學習,但并不允許廠商隨意使用用戶數據。在數據脫敏、安全存儲和利用等方面,我國法律法規不斷健全,技術標準正在完善。目前已發生的信息安全事故,多半都不是技術漏洞,而是人為事故。加強人員培訓,強化安全意識,勢在必行。
6G:理性看待前沿技術熱度
6G離我們還有較遠的距離。從標準的角度來說,先不論還在進行中的3GPP R18,就連R19和R20都不是6G,6G雛形出現至少要到2028年。從目前看,6G的幾大熱點分別是空天一體化(衛星通信)、太赫茲、智能超表面、內生智能。
衛星通信的發展離我們最近。去年,多家廠商推出的衛星功能引發公眾對衛星通信的關注,一些企業也在研究衛星手機的芯片技術。但行業對衛星通信需要保持理性態度,它不可能取代地面蜂窩移動通信網絡,只能作為一種補充服務細分人群和行業。
專網通信:不能生搬硬套“買專線”方式
數字技術在各行各業的落地趨勢明顯,專網通信市場正在爆發。
目前,我國的專網建設仍以運營商為主導。運營商在垂直行業市場的推動力度不斷加大,垂直行業的市場推廣和消費領域完全不同,傳統的“賣專線”方式無法生搬硬套到專網市場。運營商員工的觀念需要轉變,運營商市場支撐能力也有待加強。運營商手握海量行業客戶資源,能不能挖掘垂直領域的金礦,就看未來幾年的努力了。
車聯網:市場表現值得期待
在垂直行業應用中,車聯網的成熟度最高、進展最快。2023年,車聯網的市場滲透率會繼續增長,帶動芯片、雷達、模組、連接器、傳感器等上游產業鏈實現增長。在自動駕駛和遠程駕駛方面,試點會輸出一些成果,不排除在更多的城市有更大膽的落地動作。車聯網的市場規模大,投資回報快,相信會有不錯的表現。
此外,今年在消費互聯網方面,視頻是帶動流量增長的引擎,VR/AR(元宇宙)可能會接棒傳統視頻,進一步加大對網絡帶寬的需求。在行業互聯網方面,企業數字化相關的項目會越來越多,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期任務,需要精耕細作和足夠的耐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