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經驗
- 426
- 分貝
- 0
- 家園分
- 3398
- 在線時間:
- 3170 小時
- 最后登錄:
- 2023-11-28
- 帖子:
- 124
- 精華:
- 1
- 注冊時間:
- 2013-12-18
- UID:
- 975113
注冊:2013-12-18 15
|
離開通信行業已經有一段日子了。換了行業之后,慢慢的淡忘了通信的各種艱辛和酸甜苦辣。
前天晚上,突然在夢中回到以前做移動通信(核心網)技術支持的日子,回到了7*12小時工作,每天提著筆記本,沒有一天(包括過年)能很安穩的吃飯,睡覺的日子,回到了之前一年要出差250天以上的日子。
Send Routing Info,Provide Roaming Number。。。。
IAM,ACM,ANM。。。
Calling Parting Nunber,Called Party Number,Natual of Address。。。
Mc,Nc,Nb接口。。。。
PC尋址,GT尋址,直連,LSTP,HSTP轉發。。。
E163/164,E212,E214.。。
46000->86139,46001->86130,46002->86138。。。。
信令地址,語音硬件地址,語音邏輯地址。。。。
“到RNC信令中斷了,怎么辦?”“先看下傳輸是否有問題,如果沒有,重啟模塊試試!”“還是不行”“我連上來看看,你打開log開關!”。。。!靶帕罹W關出故障了。。!薄。。。先切換到備用模塊!。。?蛻裟抢锵炔灰@動。。!
原來我在通信工作已經十年了,這一切怎能輕易忘懷,這已經深深的刻入了我的骨髓我的基因。
通信人聰明,刻苦,勤奮,奉獻;給予甚多,所求甚少(不包括某些人)。
正如愛妻告我,“關于通信你還是寫一點吧,以后也能給孩子看看”
于是我便有了寫“通信十年”的想法,把我的一些經驗,回憶,尤其是對這個行業的參悟,分享給各位。
主要分為以下內容目錄,我會盡量定期在論壇更新。
1)行業分析
2)通信困局
3)突出重圍
請各位鼓掌,你們的鼓勵是我完成這篇文章的動力。我會在晚上加班完成,就像數年前一樣,謝謝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副 管 09 編 輯
5# 1、行業分析:通信行業,本質上我認為就二類公司:運營商和設備商。運營商國內是移動,電信,聯通;國際上有近百家。設備商目前有5大家,都是全球級別的巨無霸,E,H,A,N,Z;這些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提供從核心網到無線,IP,傳輸的一攬子解決方案。
6# 2、通信困局
2.1 H公司的狼性競爭:通信行業外表風光,有占了“高科技”的光,不少家長都愿意送子女去學習。實際上,通信行業在2000年前后的移動通信浪潮(主要是GSM)的風光過后,就逐步開始走下坡路。高瞻遠矚的H公司任總就曾經提出“冬天來了的口號”,也有一些人后知后覺;比如A在中國區的女高管Q就提出“H在過冬,我們還在春天”這樣的蠢話,后來被迫稱病不出,這是后話。
14#2.2 TD的神話變鬼話:2009年1月7日,中國政府正式向中國移動頒發了TD-SCDMA業務的經營許可,中國移動也已經開始在中國的28個直轄市、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進行 TD-SCDMA的二期網絡建設,預計于2009年6月建成并投入商業化運營。3G終于發牌了,這一年不久以后,聯通,電信也相繼拿到了WCDMA和CDMA2000-EVDO的3G牌照。
33#2 通信困局
2.3 行業特點(上):通信行業之困局,和這個行業的特點很有關系。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。我總結下來,主要是是,盛極而衰,市場方向和大船難題。
72#2通信困局
2.3 行業特點(下):通信行業對人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,除了學歷外,需要高智商,能吃苦,善鉆研。但是總體來說,這個行業并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人的主觀能動性。還要從通信行業脈沖式的發展說起。通信行業90年代飛速發展,國家也是大力扶植和投資,效益好,機會多。每個通信公司都在拼命招人,通信,計算機的招不到,就找數學,物理,化學,只要是理科或者工科都行。當時的員工如果表現出色,2,3年就能提拔到經理,接下來是高級經理,總監……
88#插播——CDMA解讀:中國的CDMA網絡歷史很復雜,是在1999年左右,為了與美國交好,同時也是為了防止GSM歐洲廠商一家獨大,設立了一家有軍隊背景的“長城通信”的公司在上海,北京,西安,廣州四地建立CDMA實驗網(當時用的是IS95A標準,后來平滑過渡到CDMA2000 1X),沒多久發生了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,政治因素使得C網的建設一度陷入停滯。
129#3. 突出重圍
3.1 初出茅廬:經過長時間的冥思和打坐,好不容易,我的思緒回到了大約15年前?即髮W時,我選擇的是某理工類重點大學的通信工程系,那是我們學校的重點專業。大學報到的時候,我還歷歷在目。本來覺得自己成績不錯,自信滿滿。到了學校一看,我們系的新生充斥著各省狀元,市狀元,幾乎人人都是優異生。那時候的通信專業真是人才輩出啊。
149#3.2 血戰到底(上) :大學本科畢業后,我順利的進了一家大型的電信運營商,分配到移動通信核心網機房從事運維工作。剛去的時候覺得公司不錯,高端氣派的大樓,寬敞明亮的機房,樹立者一臺臺以前沒有見過的設備,發出一陣陣設備運行的隆隆聲,但并不十分吵鬧,指示燈有綠有黃有紅,規律性的一閃一閃;顯得很先進。
177# 3.2 血戰到底(中):工作3年后,我跳了槽,從運營商來到了某通信設備商;從事二線技術支持。這里必須得說一下,通信行業由于技術復雜專業性強,因此分工還是非常細的。就拿售后技術部門來講,劃分為一線(常駐客戶機房),二線(相當于全網絡技術專家級別,對于一線工程師提供支持,并負責編寫文檔),三線(研發測試崗位,在某一細分領域是專家;細分領域有多細呢?可能細到某一個人只負責一個硬件或者軟件模塊)。
180#血戰到底(下)2007年,中移動啟動了全網IP化計劃,即語音和信令要由原先的TDM承載改為IP承載。IP承載更靈活,傳輸效率高;但是也存在服務質量(Qos)不佳的問題,需要從協議和現場工程實踐來解決。信令IP化,引入了SIGTRAN協議簇(SCTP和M3UA);語音IP化,引入了RTP協議來保障UDP包的服務質量,并使得控制語音的7號協議由ISUP/TUP升級到BICC。信令,語音都有A/B兩個平面來保障穩定性,當傳輸或設備端口出現問題的情況下無縫切換。
207#3.3 戰略轉移(上)2008年,經濟形勢變差,通信業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。由于研發經費的削減和人員的裁撤,研發質量變差,導致現場的故障率居高不下;我們部門的兄弟們一再出差成了“消防隊員”;整天出差加班,處于極其疲憊的狀態;但是我們的待遇,補貼卻每況愈下。到了各地現場,很多銷售向我們大倒苦水,說很多集采的單子價格極低根本不賺錢,但是又不得不簽,否則第二年就別想做。
235#3.3 戰略轉移(中) 我仔細分析了當前形式,主要有兩條出路:1)還是在通信行業里做,跳個槽工資會漲一些,依靠我工作7,8年積累下的人脈也可以混的下去,但是行業如此,要有大的發展很難。2)離開通信行業,去尋找更好的朝陽產業發展。第一種方法是保守療法,第二種方法是猛藥去頑疾徹底根治!到底如何選擇呢?通信行業的問題不是幾年可以解決的,在通信行業,我可以茍延殘喘,好一點的說法是左右騰挪,但是無法鳳凰涅槃。我本質上還是傾向于徹底根治,但是如何實施是個大問題。
272#3.3 戰略轉移(下) 我開始了一邊上班,一般攻讀F大學在職MBA的半工半讀的生涯。幸好公司培訓部門的工作相對還比較輕松,憑借我之前的技術功底教一些運營商的客戶自然是小菜一碟,甚至我還被評為部門里的業務尖子。,但是一周要3個晚上加2個周末上課,我仍然是覺得非常緊張和疲勞。(當時單位還不知道我在業余讀MBA)還是要感謝這幾年通信業的生涯,使得我可以咬牙克服各種困難,并且很快從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。大學畢業后又一次來到了課堂,這么多有用的課程和知識,真恨沒有早一點學習。宏觀經濟學,微觀經濟學,組織行為學,會計學,財務報表分析,公司戰略,人力資源管理,供應鏈管理,市場營銷......,這些都是受用終身的知識!
310#3.4 柳暗花明:我來到了一家新公司,一家互聯網公司。這是一個全新的行業,我也從事的是頗具挑戰性的管理工作,但是憑借通信人的能力和勤奮,我相信我可以做好。在我來到這個團隊之前,前一個Team Leader剛剛離職,很顯然工作開展不太順利,團隊士氣也比較低落。我當時也面臨了很大的壓力,很多人對我這個門外漢能否做好工作心存疑慮。但是壓力就是動力。而且還有一點就是起點低反而是好事(我后來才體會到這點,君不見很多空降的企業高管,第一年都把財報做的一塌糊涂,為后來的提升留出空間)我首先花了大量的時間了解了業務流程,以及每個團隊成員的優點和缺點,并且親自下到一線從事具體的工作,從而了解工作業務上的要點和缺點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01編輯
看完帖子可以回帖參與討論或者向樓主提問,樓主與各位網友同在!將會不定時出現解答各種問題!
|
-
總評分: 經驗 + 10
家園分 + 22
查看全部評分
|